
2025年7月13日,由南昌大学主办、沈阳农业大学承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渔农综合种养高质高效技术与轻简化装备”项目2025年度中期工作推进会在辽宁省盘锦市召开。本次会议全面梳理了项目进展情况,总结实施经验,分析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任务,确保项目目标能顺利完成。 本次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洪一江教授主持,还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上海海洋大学李家乐教授等专家莅临指导。各课题承担单位及示范基地的负责人、技术骨干等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项目首席科学家洪一江教授的主持下,课题负责人浙江大学胡亮亮教授、中国科学研究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为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王余德副教授等依次汇报了当前工作进展、中期指标完成情况、经费执行进度、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计划。项目示范基地安徽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与浙江淡水水产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重点介绍了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技术应用推广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桂建芳院士和李家乐教授作为特邀评审专家,在认真听取汇报后,高度肯定了项目取得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同时,两位专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部分研究内容不够凝练,成果亮点不够突出,解决的关键问题不够清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指导并强调指出,各课题组需在下阶段工作中聚焦核心目标,强化成果凝练与亮点呈现,技术模式要解决生产实际痛点关键问题等。这些意见建议为项目后续精准推进提供了重要指导。 本次中期推进会的成功召开,为项目团队提供了深入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系统总结了前期工作,精准剖析了现存问题,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攻坚方向和具体任务。通过会议,各参与单位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增强了协作合力,为项目的最终成功实施和成果转化应用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项目全体成员还参加了主办方组织的报告会并观摩了示范基地现场。在报告环节,洪一江教授以“生态甲鱼”为题,直指行业痛点:外环境失衡、体内微生态紊乱、水体富营养化、生长迟缓、病害高发及药物滥用导致品质下滑。为此,洪一江教授对“生态甲鱼”提出全新定义:即在池塘混养、种养结合或大水面生态养殖模式下,通过系统调控实现少药乃至无抗养殖的甲鱼,方可称为“生态甲鱼”。这一理念同步破解生态恶化与种质退化难题,盘活水面资源,提升产品安全与风味,为产业绿色升级提供范式。在示范基地现场观摩环节,项目团队走进稻蟹示范基地,依次观摩稻蟹共生核心区、轻简化装备作业场景及智慧监测平台。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技术落地成效、农户增收案例及标准化推广模式,现场展示了稻蟹种养协同增效的生动实践,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