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9日,江西省水产学会在永修县启动2025年全国水产科普月江西主会场活动。此次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核心主题,以“助力现代渔业发展,共同守护蓝色粮仓”为重点方向,聚焦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大食物观意识及推动养殖模式升级,打造主题鲜明、全民参与的水产科普活动,为江西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江西省水产学会秘书长胡宝庆,省水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组首席专家李小勇,省名特优水产品体系推广副首席专家简少卿,鳜鲈鲌健康养殖岗岗位专家张燕萍等 20 余位行业专家、企业及农民代表出席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永修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冯娜详细介绍了当地水产养殖发展情况。永修县水域资源广阔,渔业产业规模长期位居江西省前列,是全国重点渔业县、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还获评 “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其创新探索的“稻虾赋能乡村振兴”模式,不仅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2025 年更成功跻身全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创建名单,为全省水产产业发展树立了“永修样板”。 启动仪式结束后,专家团队即刻奔赴养殖一线,以 “现场诊断 + 精准施策”的方式,将科普月的技术服务落到实处。在永修县水产品交易市场鲈鳜鱼交易专区,专家们详细了解专区运营情况。该专区拥有全省最大的淡水鱼暂养池,可暂养 30 万斤水产品,可有效缓解了 “销售难”问题,让养殖户们更安心投入生产。针对专区未来发展,,省水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组首席专家李小勇、推广副首席专家简少卿等提出系列建议:在技术层面,建议持续深化 “变温恒活” 技术研究,探索将 AI 智能算法融入暂养环境调控,实现参数动态自适应调节,进一步提升暂养效率;在产业协同方面,鼓励专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开展鱼类暂养生理学研究,为技术迭代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可联合周边养殖大户成立产业联盟,统一规范养殖标准与暂养流程,推动区域水产品品牌化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助力永修县水产产业迈向更高台阶。 随后,专家团队来到三角乡鲈鳜池塘养殖基地,对基地养殖设施、水质状况、鱼苗生长等情况展开全面细致调研。在与养殖户深入交流后,针对基地在鲈鳜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病害防治、饲料投喂精准度等问题,体系鳜鲈鲌健康养殖岗岗位专家张燕萍等现场“开方”:建议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检测与消毒,提前做好病害预防;引入自动化投喂设备,根据鲈鳜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精准控制投喂量与投喂时间,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此次全国水产科普月江西系列活动是在推广副首席专家简少卿的一手策划和组织下开展的,是推动我省水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将进一步拉近水产科技与公众、养殖户的距离,为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筑牢“蓝色粮仓”,服务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