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齐民要术》对现代水产养殖业加工业发展的贡献

2017-1-8 13:56| 发布者: 鄱阳湖水产网| 查看: 966| 评论: 0

《齐民要术》是我国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业生产技术著作。该书全面总结了1400多年前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科学技术,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都囊括在内,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其思想内涵、技术理论和技术方略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博大精深,是中国农业文明史上一个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不仅一直影响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农业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齐民要术》对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贡献

《齐民要术》分为10卷,共92篇,11万字。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养鱼第六十一》篇中引用《陶朱公养鱼经》的说法(《陶朱公养鱼经》被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养鱼专著,有人认为是春秋末年范蠡所作,一般认为写成于汉代。后人所了解的内容来自《齐民要术》),对养鱼方式方法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叙述。从文字记载看,池塘养鱼是当时社会刚刚兴起的“新兴产业”,因“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的发展前景和“养鱼,必大丰足”的良好经济效益,发展潜力巨大。该篇文字较少,约340字,却汇集了养鱼品种的选择、鱼池工程、优良鱼种的筛选、自然产卵、孵化、密养、轮捕等丰富内容和技术观点,开创了我国的科学养鱼新纪元,为现代养鱼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技术观点,多数仍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养殖实践中。现举5例如下。

1、雌雄亲鱼的配比及选择技术

《齐民要术·养鱼第六十一》载:“怀子鲤鱼长三尺者二十头,牡鲤鱼长三尺者四头。”此文字记述了鲤鱼的亲鱼选择方法和合理的雌雄配比。一是挑选鲤鱼亲鱼标准体长为“三尺”(参考后魏制度量衡亩折合今制的关系:1尺相当于现在的280毫米即0.84市尺),参照现代淡水鱼类体重和体长对照关系,体长“三尺”的鲤鱼折合体重约为4千克;二是雌雄搭配为怀子鲤鱼20头、牡鲤鱼4头,即雌雄配比为51,这一雌雄数量配比,现在认为也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现代养鱼技术认为,选择亲鱼时,要选择性腺成熟、雌鱼最佳繁殖年龄在46龄、体重在25千克;雄鱼最佳繁殖年龄在35龄、体重在24千克。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亲鱼怀卵量和卵的品质均较差,一般不用做亲鱼。雌鱼年满8足龄,雄鱼年满6足龄,繁殖后淘汰。雌雄比例一般以(57)1为宜。适当多放雄性鲤鱼,能加速雌性鲤鱼发情。

2、亲鱼培育的入池放养时间和对水环境要求

《齐民要术·养鱼第六十一》载:“二月上庚日内池中,令水无声,鱼必生。”意即:在二月初旬的庚日,鱼放入池塘里,让水不要有声响,鱼一定可以生产。《齐民要术》中所说的“二月”为农历,相当于公历的3月份左右,与现代养鱼技术要求的亲鱼入池放养时间基本吻合。现代养鱼技术认为,鲤鱼的产卵季节随地区而异,38月均可产卵,以46月为盛产期,为分批产卵型。鲤鱼亲鱼产卵一般在浅水湖湾或河湾水草丛生地带,朝阳、背风,需要水环境的稳定与安静,这些技术要求与《齐民要术》中所载相近。

3、鱼池修建要仿照鱼类生活的自然环境

这是现在倡导的生态高效养鱼技术最关键的一点。《齐民要术·养鱼第六十一》载:“以六亩地为池(按周制一亩相当于今市亩0.3726亩,或汉制一亩相当于今制 0.6912市亩),池中求作九洲。在池中周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池中有九洲,八谷,谷上立水二尺,又谷中立水六尺”。“九洲”相当于我们现代养鱼池塘中修建的人工岛,“八谷”可释义为八条深沟,即池塘中深浅不一的池底,有“谷上立水二尺”的浅水区,有“谷中立水六尺”的深水区,这些建造鱼池的方法都与现代生态高效养鱼技术要求相适应。

4、提出了“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和技术雏形

《齐民要术·养鱼第六十一》中载:“至来年二月,得鲤鱼长一尺者一万五千枚,三尺者四万五千枚,二尺者万枚。至明年,得长一尺者十万枚,长二尺者五万枚,长三尺者五万枚,长四尺者四万枚。留长二尺者二千枚作种,所余皆货。候至明年,不可胜计也。”(【释文】:到第二年二月间,可得到一尺长的鲤鱼一万五千尾,三尺长的四万五千尾,二尺长的一万尾。到第三年,可得到一尺长的十万尾,二尺长的五万尾,三尺长的五万尾,四尺长的四万尾。留长二尺的二千尾作种鱼,其余的全部卖出。等到第四年,鱼数便无法计算了)。这种养殖方式,类似于现代养鱼技术中的“轮捕轮放”。轮捕轮放是现代池塘养鱼中常用的养殖方式,也是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该养殖方式就是在一次或多次放足鱼种的基础上,根据鱼类生长情况,到一定时间捕出一部分达到商品鱼规格的食用鱼,再补放一些鱼种,以保证较合理的养殖密度,有利于鱼类生长,从而提高鱼产量,同时保证常年有鲜活鱼上市,适应市场需求,还能为翌年养殖生产提供充足的大规格鱼种。

5、提出了“鱼鳖混养”和“鱼藕混养”的混养模式雏形

《齐民要术·养鱼第六十一》中载:“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求作九洲。至四月,内一神守;六月,内二神守;八月,内三神守。神守者,鳖也”;种莼、藕、莲、芡、芰附中载:“种藕法:春初,掘藕根节头,著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两段文字叙述,提出了“鱼-鳖”混养和“鱼-藕”混养的模式。汉代末年,养鱼业进入繁荣时期,这时开始选择鲤鱼为主要养殖对象。鱼池通常有数亩面积,池水深浅有异,以适应所养大小鲤鱼不同的生活习性。在养殖方式上,常与水生植物兼作,在鱼池内种上莲、芡,以增加经济效益并使池鱼获得食料来源。池塘内放置“神守”, 从文中叙述看,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鱼-鳖”混养,但无疑为我国历史上淡水养鱼技术中混养模式及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对现代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贡献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作酱法第七十》和《齐民要术·作鱼酢第七十四》等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制作鱼酱、虾酱、储藏蟹和制作鱼酢(酢:调味用的酸味液体,也作“醋”)的方法。如在《齐民要术·作酱法第七十》篇中,连续介绍了“制作鱼酱的方法”“制作干鲚鱼酱的方法”“又一种制作鱼酱的方法”“制作虾酱的方法”“制作鱁鮧的方法”“储藏蟹的方法”“另一种藏蟹的方法”等七种保藏、加工水产品的方法工艺;在《齐民要术·作鱼酢第七十四》篇中,介绍了不同鱼酢的制作方法,如:“作裹酢的方法”“作蒲酢的方法”“作鱼酢的方法”“作长沙蒲酢的方法”“作干鱼酢的方法”等,每一种方法,都对产品的制作季节、食材的选用、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做了详尽的介绍和解释。这些传统的制作方法和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制作方法已经作了改进,但多数制作方法仍被人们所采用,部分制作工艺甚至走出了国门,传到了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从《齐民要术》中传承下来的传统工艺制作的食品,已经成为不少国家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作者:潍坊科技学院  郭龙文  解延年)

小黑屋|特种水生生物-鄱阳湖水产网 ( 赣ICP备16006353号-1 )

赣公网安备 36011102000314号

GMT+8, 2024-5-18 16: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