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7日至10日,省名特优水产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团队一行前往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黄田村林塘湾稻螺鱼养殖基地,针对前期设置的稻鱼螺生态共生模式开展阶段性生产试验测量与现场测产工作。团队重点对本地特色水产品种——禾花鲤、禾花鲤乳源1号、萍乡红鲤以及合方鲫的生长性能进行了系统测定,并同步完成相关生物学样本采集。在品种选择上,水稻选取优质稻香禾优明月丝苗,鱼苗选取萍乡红鲫、“乳源1号”、本地鲤鱼、“合方鲫2号”等优质品种。 在试验现场,团队学生逐田、逐区对上述四种鱼类进行了细致的生长指标测量,包括体长、体重等关键参数,全面记录其在稻鱼螺共生模式下的生长状况。测量结束后,团队学生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在解剖盘中规范采集了部分试验鱼的肌肉、肝脏及肠道组织样本,并迅速置于液氮中冷冻保存,为后续实验室深入分析其营养成分、消化生理及健康指标奠定基础。 此次测产工作是“稻鱼螺生态种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系统评估不同水生动物在稻渔共生系统中的生长表现、产量构成及互作效应。研究将通过对比分析禾花鲤、禾花鲤乳源1号、萍乡红鲤和合方鲫在相同管理模式下的生长差异,进一步揭示其适应性与经济效益,为优化种养结构、提升综合产出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将不仅阐明稻鱼螺系统中主要养殖鱼类的生长规律,还将从组织生理层面解析其品质形成与健康调控机制,为推动我省稻渔综合种养标准化、优质化发展提供关键数据支撑与技术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