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 18 日上午,会议进入工作汇报环节,体系各岗站负责人详细汇报了第三季度任务执行进展,内容涵盖工作开展情况、阶段成效、资金使用明细,同时梳理现存困难,并明确下一步工作计划,为体系协同推进工作提供清晰指引。汇报结束后,体系首席专家赵大显教授对体系各岗站工作进行了综合点评和总结并布置了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午,全体参会人员在体系核心示范基地-萍乡市金犇溪水产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大口黑鲈棚塘接力养殖技术试验示范现场测产观摩。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测产规范,分别对两种养殖模式下的鲈鱼进行抽样检测:在工厂化圈桶养殖区,通过随机选取圈桶、捞取样本、称重计数,初步验证该模式在高密度养殖、精准控温、水质循环利用上的优势,测产数据显示其单桶产量稳定、鲈鱼规格均匀;在池塘养殖区,工作人员结合水体监测数据与抽样结果,分析生态养殖模式下鲈鱼的生长状态,该模式依托池塘生态调控技术,实现了养殖废水的低成本处理,鲈鱼品质符合生态健康产品养殖要求。 会议期间,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处彭俊华副处长提出
“六分” 理念(分市场、区域、季节、品种、环节、模式),要求加强企业合作,结合健康产业转化科研成果。体系专家顾问组建议:发展理念需从量变转向生态健康;水产种子资源发掘不足需统筹开发保护;品种选育优先生态健康(黄鳝选育难),鲈鱼鳜鱼顺市场发展;循环水养殖技术难、混养模式需验证,明确岗站研发重点;河蟹需扶持、彭泽鲫要产业链规划;肯定体系工作扎实,建议攻关甲鱼疫病与黄鳝苗种,推广可复制养殖模式。 此次江西省名特优水产品产业技术体系 2025 年第三季度工作会的召开,不仅总结了阶段工作成效,更凝聚了产业发展共识、明确了攻坚方向。下一步,体系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整合技术资源、强化协同合作,全力推进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为江西名特优水产产业从 “特色” 向 “优势”、从 “规模” 向 “质量” 转变提供坚实支撑,助力江西水产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